Meredith Kercher,英國女學生到義大利佩魯賈交換學生,但在她的房間內發現被人殺死了,衣衫不整,脖子有嘞痕,身中數刀。檢察官起訴一位路人象牙海岸黑人,一位美國女室友及她的義大利男友。黑人最先坦承犯案性侵害,所以先被判刑,但他事後說那對情侶是幫兇,在他取得減刑的同時也簽署不能再到法院上訴的協議,所以他的後來提供的證詞將不被採納。
檢方一開始推斷,英國女學生跟美國女室友平時就有摩擦,在一次口角後美國女室友不小心將她殺害,她的男友隨後將現場布置成性侵害案件。但美國女室友在偵訊時爆料出她打工的酒吧老闆將被害者性侵害,因為那天晚上酒吧老闆有發訊跟她說要約出來見面,酒吧老闆被關了一陣子後才發現是象牙海岸路人做的。(跟媽媽嘴的有點像,可憐的老闆,酒吧還關門一陣子)。美國女室友事後宣稱當時被偵訊時太驚嚇了,所以意識混亂。
象牙海岸的路人偵訊時表示之前就注意到這英國女學生,所以美國女室友邀她去迷姦英國女學生時,他直接答應。但在一半時,女生醒來並且掙扎,他失手將她嘞死。(這裡法醫驗屍說是被刀刺死,證詞有瑕疵)事後他也改口說是那對情侶將英國女學生多捅幾刀,將現場布置成強盜現場。
而辯方律師策略是攻擊檢警採證過程有瑕疵,程序不符。因此在2011年第二審時,美國女室友及他的義大利男友被釋放。但判決書上說法院認為還有共犯,但仍不知道是誰。整件事像羅生門,大家各說各話。
美國女室友釋放後返回美國,但也沒參加2014年三審審判。現在審判結果這對情侶有罪,義大利男友被抓去關,但美國女友仍在美國拒絕回義大利服刑。
這是涉及多國的刑事案件,所以當時媒體追很大。在來,義大利的政治人物,跟台灣的一樣,會趁此炒作新聞增加曝光率,所以給與美國女室友許多特權。而美國疑似有公關公司幫美國女室友製造好形象,當時在網頁上,看到的這美國女室友都是正面新聞。
台灣是採法官自由心證的制度,沒陪審團。所以比較不會有這些宣傳活動。
維基百科記錄的很詳細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Murder_of_Meredith_Kercher